一心跟党走,齐舞向未来|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成功举办第三届校园舞蹈大赛

来源:舞蹈学院 责编: 文玉 作者: 杨恩希 发布时间:2022-12-03 浏览量:509

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加强对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,推出一批宏扬中华文化、继承革命传统、反映新时代、新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,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,11月20日,我校在西校区大礼堂举办“一心跟党走,齐舞向未来”第三届校园舞蹈大赛决赛。北海市委副秘书长、市委督查室主任苏志安,我校党委书记张阳、党委副书记韦静月,北海市文艺交流中心副主任、北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陈军,北海市文艺交流中心艺术培训部部长、北海市舞蹈家协会理事霍军燕,我校副校长王斌、陶立阳,校长助理、校办主任包建明,人文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、院长熊秀峰,党总支副书记邓欢,副院长李谦应邀出席大赛。

本次舞蹈大赛决赛分为专业舞蹈“独双三”组、专业舞蹈群舞组、非专业舞蹈群舞组三个组别,分下午场和夜晚场两个比赛场次,共24支队伍参赛。

在专业舞蹈“独双三”组的比赛中,参赛选手用优美的肢体语言展现活力风采。比赛由人文教育学院舞蹈专业教授殷强、舞蹈表演教研室副主任翁梦蕾、舞蹈专业教师莫莉荣、苏泽浩、黄悦担任本届专业舞蹈“独双三”组评委。

(现场评委)

比赛在节目《我的兄弟姐妹》拉开帷幕。轻盈的舞姿,悠扬的音乐,展现坚固感人的亲情。

《我的兄弟姐妹》

舞蹈《尘塑》展现时光流逝,启迪大家珍惜美好年华;《故乡的徜徉》传递浓浓思乡之情;《陈硕》带你感受西双版纳傣族的别样风貌;《云迹》将灵活的舞蹈技巧展现得淋漓极致。

《尘塑》

《故乡的徜徉》

《云迹》
《陈硕》

一舞《淌梅图》尽显傲雪斗霜、谦虚乐观的精神;《静静的玛尼石》展现至高无上的信仰和雪域高原的使命;《赞哈》用舞姿讲述一个不朽的传奇;《逼上梁山》英雄豪迈,壮怀激烈;《阿爸的鼓》温馨甜蜜的亲情随舞动的旋律缓缓流出。

《淌梅图》

《静静的玛尼石》

《赞哈》

《逼上梁山》

《阿爸的鼓》

在舞蹈群舞组比赛中,参赛选手身姿绚烂华丽,配合默契,尽显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。比赛由北海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一级编导钟丽春,学校设备与信息处处长李德贤副教授,舞蹈专业教授殷强,副教授杨建中、曾凡冰担任舞蹈群舞组评委嘉宾。

非专业组的3支比赛队伍中,《骁河长歌》尽显清雅的古典美;《复古街头》洋溢时代文化的交融;《绿野仙踪》轻歌曼舞,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。

《骁河长歌》

《复古街头》

《绿野仙踪》

随后,专业组的11支比赛队伍陆续登台。《忆·青衣》回眸移步间,柔美端庄,婀娜淡雅;《红棉在守望》彰显客家女孩的坚忍恪守、无私奉献;《八女投江》讴歌爱国情怀的巾帼英雄;《永不消失的花》展现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;《绣球女》活泼展现对甜蜜爱情和美满生活憧憬。

《忆·青衣》

《八女投江》

《永不消失的花》

《绣球女》

禾下乘凉梦,一舞《秋熟》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;《红船》启迪广大观众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不负韶华;《海拔6000米》展现坚持不懈的精神,对生命的敬畏。

《红船》

《秋熟》

《海拔6000》

《蓝印》将信仰化作舞姿;《多谢了》礼赞无数扶贫干部的赤诚初心,无私奉献;《花瑶女》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,欢快向上的民俗氛围,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

《蓝印》

《多谢了》

《花瑶女》

在所有比赛节目结束后,殷强教授代表评审团为大赛做点评讲话。他表示,此次舞蹈大赛内容丰富,舞种广泛,种类多样,队伍水平高。艺术需要平台展示,他鼓励更多的师生勇于更好地挑战自己,展现自己,将艺术魅力发扬光大。

(教授点评)

 

 

获奖名单

独三双组:

一等奖:《逼上梁山》

二等奖:《尘塑》《故乡的徜徉》

三等奖:《阿爸的鼓》《我的兄弟姐妹》《淌梅图》

优秀奖:《陈硕》《云迹》《静静的玛尼石》《赞哈》

 

非专业群舞组:

一等奖:《绿野仙踪》

二等奖:《复古街头》

三等奖: 《骁河长歌》

 

专业群舞组:

一等奖:《海拔6000米》

二等奖:《红船》《蓝印》

三等奖:《秋熟》《花瑶女》《红棉在守望》

优秀奖:《多谢了》《忆·青衣》《八女投江》《永不消失的花》《绣球女》

 

 

 

(获奖队伍留念)

(集体留念)

(工作人员合影)

舞蹈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讲述中国故事、传播中国文化、阐发红色精神的最好方式和载体。此次舞蹈大赛用文艺之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推进学校繁荣文化艺术事业,让青春在具体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
本文转载自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微信公众号,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svuYU6REam-9OGDVRcH5Ig